偶然在知乎上看见一个校友的回答,小蛇儿在此特别感谢她。不管这四年是否和梦中想象的一样,这都是我们的母校,我们的青春。
shufecfa
2011/3/5 12:31:53
其实我并不太想举这样的栗子:
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华东师大排名前十的学科11个:教育学(第2) 、地理学(第3) 、体育学(第3) 、心理学(第3) 、生态学(第3) 、统计学(第4)、软件工程(第6) 、中国语言文学(第7) 、世界史(第7)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第9) 、社会学(第9)。
因为华师大真的是一个足够「兼容并包」的学校,无论是专业还是学生的差异性都非常大,再加上我又是不太关注别个的人,所以我只是也只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犹记得当时在宿舍架起蚊帐铺完床后去传院报到的场景,一转眼下学期我就要大三了,时间过得还真快。
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有着怎样的体验?
每天7点起床,洗漱、挑衣服、化淡妆、出门,去河西二楼买一个豆沙包一个肉包、一杯豆浆,拎着早饭匆匆往一、二教又或是传播学院赶。晚上下课了,回寝室换好运动内衣、跑步鞋,去西操场跑圈。一个小时后,回寝室洗澡,洗衣服,看看美剧,这几乎就是我每一天的大学生活。
没怎么去过图书馆,更没有在通宵教室刷过夜,更多的时候是在操场跑步、吹风、看男生踢球。
但偶尔误入自习室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那种气场所震慑到。
每一个人,我是说每一个,即使是小情侣们,都在安静地、认认真真地干自己的事,要么看书,要么做作业,要么背单词。
你很容易就能被这种气氛感染,很快就能从浮躁的状态沉静下来,很高效地完成一些事情。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在想,在成绩上被这些人碾压,一点都不冤枉。
宿舍可能是我头两年呆得最多的地方,四人间,下桌上床,晚上不断电不断网,有空调。一层楼两个大厕所一共六层楼,洗澡要去一楼的公共浴室。
对我们艺术专业的女孩子来说最不方便的可能是寝室太小而衣服鞋子又太多没地儿放,不过此前都处于还能忍的地步直到我们养了只喵。
室友里出「奇葩」的概率大概是3:1,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想这样可以锻炼广大正常的女孩子吃苦耐劳的能力以及惊人的忍耐力,深受其害之后对男朋友作天作地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小。
宿管阿姨是萌萌的存在,女生进出男生宿舍相对比较方便,反之则不然。出门时常常会被阿姨夸一句「今天穿得真好看。」又或者被提醒一句「今天有点冷多穿点。」,「今天说有雨,记得带伞。」
华闵、河西、河东、秋实阁,本科生这边总共四个食堂,近年来凭借着「玉米炒葡萄」这样的神菜频频成为SNS上讨论的话题,神菜系列也不断推陈出新。
外卖网上有近50家外卖可供选择,吃什么是选择恐惧症患者最头疼的问题,女生寝室楼下等待的男孩子,统统不是男朋友,而是清一色的外卖小哥。
鄙专业有两位老师,对我影响深远。
我曾在总是陷入「我不如别人」的压抑情绪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回答下提到过其中一位,我已经担任他的课代表两学期了。每次我去交作业,又或者我的同学找他讨论作品,无论是一大早7、8点还是夜深了21、22点,无论那天他有没有课要上,我们都能在学院他的办公室里找到他。
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的,不是书,就是他带的每个年级每个班的作业。
他是个很严厉也很有原则的老师,最忌讳我们在演播室里出错后说「对不起」,每当有人犯戒,他都会让那个小可怜「滚出来」。他总是希望我们能用有限的时间掌握最大程度的内容,所以当他要求我们在半个月内交出四份大作业的时候几乎每个人夜夜剪片子到1、2点。他几乎从来不说优点而是一条条指出你哪儿音效没处理好声音状态怎么不对节目设计如何不合理,哪怕你再委屈也没什么可辩驳的。
还有一个老师,他总是能让我们大吃一惊。
有一句话叫「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谈不上拼天赋。」但他却是个,既有天赋又付出超凡努力的人。比如在他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准备考试普测,60篇播读稿件统统背诵下来,30个话题表述,除去开头结尾,中间的内容他全部归纳成了同一篇文章;他看起来就是个文弱的书生,却在日本取得了跆拳道黑带的资质。但这些都不是我最喜欢他的原因。
在大二的第一学期,他采取的是一对一授课,当我完成了他布置的一个三分钟节目开场白之后,他问我「你觉得你区别于其他人的特质是什么?」我努力思考了五秒还是没有作答,因为我不知道。「你的演播状态,规规矩矩,拿到电视台播出,没问题,可是任何人也都可以做到。它没有你自己的烙印,没有你自己的气质,去想想你的特别之处,找找你自己的共鸣。」
19年来,我似乎从来没有关注过我自己,直到这一节课,直到他抛给我的这个问题。
始终觉得,参不参加社团、学生组织、校园活动,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都与对一所学校有没有感情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
有自习室图书馆寝室三点一线的学霸,就有天天吃饭睡觉打dota的学渣。
有各类活动社团学生组织通吃的社交达人,就有我这样不参加任何活动社团学生组织的三无人士。
有尽心尽力教你本领,或是走内心戏开导启发你的老师,就有能说出「你们以后还是有我的课的啊,我还是有小鞋给你们穿的。」的极品老师。
其实我挺不能理解,为什么非要去追求所谓的「认同感」,又或者所谓的「独特的气质」。
我觉得大学之于我们,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除去实习,整整三年我们都会在这样一个地方学习、生活。
身边大部分的同学,他们为了一个好的分数、高的绩点、更棒的未来努力读书、做题、背单词,他们的专注和认真能影响你。
除了交通相当的不便,饮食、住宿、洗浴,这些后勤设施的保障也足够和国内大部分顶尖大学媲美。
图书馆、对外交流项目、学术讲座……只要你想,能补充自己的东西也太多太多。
对这所学校的评价,你可以说他平庸无奇,但也可以看做是简单质朴。
套用我在放眼全球,哪所学校最漂亮?为什么?这个问题回答下的结尾——
我们在大学扎根,成长,受教育;我们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审视自己,审视大学的意义究竟何在。我想树的生长必定要经过风吹雨打,日晒甘霖。因此对我来说,我一直信奉一种理念:大学即生活。大学除了充实我们的学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生活,以及如何看待学习、工作、友情 、爱情……我想一个人的大学无论失去哪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就像树只遇风不经雨,就必将会夭折。
但也不要忘记,当我们在经历蜕变时,我们仍旧青春。我们的青春让我们在清晨的第一束阳光的照耀下,背起书包走向教室、走向讲学堂,去聆听教授们激情澎湃的讲演。我们的青春在图书馆的木质桌椅上,教会了我们享受流淌的时间。我们的青春在那个黄昏的远眺,教会了我们深邃的思绪。我们的青春在那场演出中,无拘无束地宣泄;也在那个深情的拥抱中,让我们想起曾有那么一句话回荡在属于我们的大学时代——
qinshuhui
2011/3/6 1:16:01
植此四年,今昔一念。
师大带给我的,更多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还有简单的生活方式。或许你不屑一顾,但我觉得,这样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