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BBS菁菁校园 → 【历史】文革名人自杀不完全档案
查看完整版本:【历史】文革名人自杀不完全档案
2012/8/13 2:28:03


胡慧深:1911年生,四川宜宾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在《雷雨》中成功饰演繁漪闻名。"文革"中,因电影剧本《不怕鬼的故事》家庭成份不好而被打成"三反分子",屡遭批斗;又因曾在《马路天使》中饰演过妓女小芸而受到造反派的嘲弄和侮辱,於1967年12月4日含恨自杀。

罗广斌:1924年生,四川成都人,毕业於西南联大,解放前参加反抗国民党的地下斗争,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解放後曾任共青团重庆市统战部长。与扬益言合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影响巨大。文革中受到迫害,於1967年跳楼自杀。

严凤英:1931年生,安徽桐城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主演黄梅戏《天仙配》闻名。文革中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靓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自杀身亡。死後曾被剖尸检查,因怀疑她腹中藏着特务密电和微型收发报机。容国团: 1937年生,广东中山县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自幼居香港,1957年回大陆。曾多次获世界冠军称号。"文革"中被诬为"修正主义苗子"。1968年6 月20日目睹了贺龙、荣高棠批判大会後,在龙潭湖附近的一个鸭房中自缢身亡。

扬朔:1913年生,山东蓬莱人。著名作家。解放後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革"开始後,扬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扬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於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杀。

储安平:1909年生,江苏宜兴人。清华大学毕业後曾留学英国3年,攻读政治学。50年代初先後加入九三学社和中国民盟,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委员。1957年大呜大放中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因所谓"党天下"言论被定为"右派"。"文革"中再次成为造反派折磨的对象,任意打骂。人身侮辱,无所不为。1968年8月的一天投河自尽。

傅雷:1908年生,上海南江县人。著名翻译家。傅雷学贯中西,文学、美术、音乐、外语"四位一体",著作等身。1958年被划为" 右派"。1968年8月30日,造反派上门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妇被揪到大门口站在长凳上戴上高帽子批斗,惨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夫妇双双自缢身亡。

翦伯赞:1899年生,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有《中国史纲》等十八部著作行世。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後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等职。"文革"中,因对前途绝望,於1968年12月18日偕妻戴淑宛双双自杀。

上官云珠:1920年生,江苏苏州人。著名电影演员。曾在《鸟鸦与麻雀》、《早春二月》等片中饰演角色。解放後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1968年跳楼自杀。

周瘦鹃:1895年生,江苏吴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主编《申报自由谈》、《礼拜六》等,有长篇言情小说《新秋海棠》等,系"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1968年跳井自杀。

李广田:1906年生,山东邹平人。著名作家。1935年毕业於北大外语系。1948年入党。解放後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昆明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残酷迫害,於1968年跳池自杀。

刘绶松:1912年生,湖北洪湖县人。著名文学史家。1938年毕业於西南联大。解放後历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长江文艺》副主编等职。著有《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文革"中遭受迫害,1969年3月16日与夫人一起自缢身亡。

吴晗:1909年生,浙江义乌县人。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28岁时被云南大学聘为教授。解放後,先後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後又任北京市副市长?959年起先後写了《论海瑞》、《海瑞骂皇帝》和京剧《海瑞罢官》等,後遭批判。"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於 1969年10月11日自杀身亡。

顾而己:1915年生,江苏南通人。著名电影艺术家。执导过《小二黑结婚》、《天仙配》等影片。文革中,因三十年代与江青有过交往(了解蓝苹历史),而备受迫害。1970年6月18日,在五七干校一个工具棚门梁上自缢身亡。

范长江:1909年生,四川内江县人,著名新闻记者、新闻学家。解放前曾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人民日报》(华北版)总编辑等职。解放後历任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23日跳井自杀。

闻捷:1923年生,江苏丹徒人。著名作家,诗人。解放後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文革一开始即遭批斗。 1969年下半年获得"解放"後,又因人际交往问题遭诬陷,被张春桥说成是"阶级斗争新动向"。1971年1月13日,张春桥、姚文元正式任上海市委第一、第二书记,闻捷於当晚写好遗书後开媒气自杀。十馀年後,作家戴厚英据此写成长篇小说《诗人之死》。




2012/8/13 4:21:38

哀??



2012/8/13 10:42:23

常溪萍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上海市委常委 上海教育卫生部部长 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馆坠楼身??



2012/8/13 15:08:49


  在花园街×号,决定了聂元梓的上海之行。软卧车票送到了她的手中。张春桥打电话,关照了上海的中共中央华东局。

  聂元梓继续交代说:“在一两天以内,动身赴上海了。临走前,王力来看望我,说了些恭维话,又谈到去上海串连的问题。他说,可以介绍我认识上海记者站的负责人,请他帮助我们介绍、了解上海的一些情况。我问了王力,如果我们有事或有重要情况需要向中央文革小组汇报时,怎么写法?王力说,交给记者就可以了……”

  所以,聂元梓原来是江青手中的一颗棋子,杀到上海,矛头所向,直指常溪萍。

  聂元梓等十七人的大字报《常溪萍是镇压北京大学社教运动的刽子手,是暗藏的反革命黑帮》,经“中央文革小组”转交,终于在上海市委教卫部和华东师范大学同时贴出来了,一时成了上海一大“新闻”。

  聂元梓在1966年9月20日,再向常溪萍发射一炮:还是十七人签名,写了第二张大字报《常溪萍在北大社教运动中是个叛徒,是前北京市委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镇压北大社教运动进行反攻倒算的急先锋》。

  第一张大字报不过千把字。这一回,洋洋数千言,竭尽诬、骗、骂、假之能事,硬给常溪萍安上了个“大叛徒”的罪名。

  其实,常溪萍从来没有被捕过,“大叛徒”这帽子根本安不到他头上。只是由于聂元梓说“常溪萍在北大社教运动中是个叛徒”,于是“打倒大叛徒常溪萍”的标语贴遍上海。

  张春桥在上海就常溪萍问题发表讲话:“我对常溪萍也不是一开始就认识清楚的。过去听说他比较好,我又没有与他同事,坐在桌面上,见见面,这对干部是不能了解的。我觉得看一个干部应看全部历史,全部工作,人不能以一时一事的表现来判断好坏,这是对的。但是……”

  张春桥在“但是”后面说出了本意:“但是,在一些重大关键的问题上,虽然是一个时候,一件事,但这个事比较大,是关键问题,是在关键时刻,是在关键问题上,这就不能与平时所说的一时一事表现等同了。在过去,我们对北大那件事,还仅仅认为是一个孤立的,就那么一个学校的事。但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揭发出大量事实证明,那就要与彭真、陆定一联系起来看。原先我还没有把彭真、陆定一当作坏人,问题没有揭出来。而现在揭出他们的问题,再来看常溪萍的问题,觉悟就提高了。这不是个别的事,而是彭真镇压文化大革命采取的第一步骤。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方面突破了,就要把别的问题统统带出来。当今批《海瑞罢官》一个剧本,为什么彭真那样震动?当时,不能理解。现在理解了,了解了。因为批《海瑞罢官》就要带到吴晗,提出吴晗就要提到邓拓。把邓拓提出来,三家村就提出来了,那么彭真问题就提出来了。彭真问题提出来了,那对常溪萍的问题,我觉得应该重新研究。”

  张春桥往新的高度上“拎”,又“但是”起来了:“但是,在那个时刻,还没有谈到邓小平的问题。常溪萍给中央的信是邓小平批的,彭真抓的,是这样的问题。在当时,我对邓小平同志根本没有任何想法。在最近时期,两条路线斗争揭开了,就不能不想到在北大的问题上,邓小平是错误的,完全错误的,他支持了彭真。我对这个问题,就是这样一个认识过程……现在,常溪萍的全部材料,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少数派给我送来的材料很多,你们今天又给我一叠。我看一部分就很好了。我以前,一直没有把常溪萍当作一个重大问题,现在我感到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了,要把这个问题完全搞清楚。如果你们要我今天讲,常溪萍是什么性质,我今天还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讲。但是,在北大问题上,他的错误是相当严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事物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一下子卷进去了,你想扮演一个正确的角色,结果扮演了一个特务。……我希望能从阶级斗争的角度,不把常溪萍的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事物,把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把两条路线斗争,与彭真联系起来看,这个问题的认识可能就比较统一了。”

  经过张春桥这么一番“上挂下联”,从“阶级斗争”的观点进行分析,常溪萍的问题一下子变得严重起来,成了“特务”,成了“大叛徒”。

  受尽折磨,常溪萍死于1968年5月25日下午1点40分:在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边的数学馆,他从三楼“三○一”阶梯教室最末一个窗口坠下,砰地摔在坚硬的水泥台阶上。他足踝跌断,双目紧闭,殷殷鲜血立即从面额涌出……

  离他坠地处两米的水泥方柱上,刷着醒目的红纸白字大标语:

  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常溪萍含冤死去之际,不过五十一岁。

  在常溪萍被焚尸扬灰之后,卧病在床的妻子多次派孩子到华东师范大学,要求拿回遗物。

  后来,造反派只给她一只常溪萍的饭碗,碗里的剩饭已经长了绿毛——这是常溪萍坠楼前吃剩的中饭。

  在“四人帮”倒台之后,常溪萍冤案终于得以平反昭雪。

  1978年4月26日,中共上海市委为常溪萍召开了隆重、盛大的追悼会。

  他的骨灰盒里,只放着一帧遗照——他的遗骨已无从寻觅。

  花圈丛立,银花朵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上海市委、中共山东省委、万里、许世友、白如冰……都向常溪萍致以深切的敬意。

  我把常溪萍的冤案,写入《张春桥传》??



2012/8/13 19:47:01

张春桥与常溪萍自杀事件
http://cn.news.yahoo.com/050510/346/2bp45.html



2012/8/14 1:59:02

你们是历史系的吧..??



2012/8/14 4:54:43

至少我不是

邓拓是光华大学毕业,也算是师大的校友??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