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绩点细分。按照原计算方式,绩点分为4.0,3.7,3.3,3.0,2.5,2.0,1.5,1.0,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原来是3.3,那么你现在是3.3,3.4,3.5,3.6中的一个。新绩点=3.3+(3.7-3.3)*q,q是你在原来3.3的人中的成绩比例。假如3.7(A-)的人最低成绩(A-min)是83,3.3(B+)最低分(B+min)75,你的成绩(s)是78,q=(S-B+min)/(A-min-B+min)=(78-75)/(83-75)=0.375,你的绩点=3.3+0.4*0.375=3.45≈3.5
附录二:等级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关系
注:S为学生成绩,Amin为A等级最低成绩,A-min为A-等级最低成绩。
依次类推,课程绩点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等级成绩 绩点
A 4.0
A- 3.7+0.3*(S-A-min)/(Amin-A-min)
B+ 3.3+0.4*(S-B+min)/(A-min-B+min)
B 3+0.3*(S- Bmin)/( B+min -Bmin)
B- 2.5+0.5*(S-B-min)/(B-B-min)
C+ 2+0.5*(S-C+min)/(B-min-C+min)
C 1.5+0.5*(S-Cmin)/( C+min -Cmin)
D 1.0
F 0
3.荣誉课程绩点上限提高到4.3。且等级比例与普通课程不同。
附录三:荣誉课程等级成绩转化办法
等级成绩 名次比例(M)
A+
A
A- 各等级成绩的名次比例,由开课单位制订具体方案,签报教务处审批通过后,在选课系统的课程大纲中公布并实施。
B+
B
B-
D 补考及格
F 不及格
注:名次比例=名次/及格人数,排名时总评成绩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xiaoao1313
2015/9/5 6:17:09
随便说说,首先关注有没有bug的问题,按照公式,3.3的人最后有可能四舍五入为3.7,应该会无视之并强制化为3.6?其实操作上来说直接就取3.7也可以,但是就会同绩点不同等级,有点违背初衷了。唉,刚才才发现这个问题,下周又要跑一趟了。另外这次一个重要思想是同分同绩点,但是还是有可能会做不到,不过一般也只差0.1罢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优化。
然后就是影响了,每个人均绩会上涨大约0.2吧,当然你如果原来拿了很多4.0就涨不动了。这次改革让大家与最前面的人差距缩小,局面更复杂,要想脱颖而出更难了,你每门课都要尽量好。比如你原来3.7,现在既要想着别被别人拿3.8、3.9超过,又必须面对后面的人变成3.5、3.6,迎头赶上来的事实。当然,不变的是,最终均绩仍是横向比较,仍然是想要比别人好一点的竞争。
大家畅所欲言啊,毕竟是新制度。没人插楼,都去吃饭了吗?
xiaoxiao20
2015/9/5 19:11:46
唔 大多数时候用的加权平均分 所以改绩点感觉影响不是特别大
#黑爸爸手把手教你解读新绩点#
原来黑爸爸是内部人员啊
不过这学期起对所有同学实施是什么鬼!
感觉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开始以为奖学金是算绩点的,后来发现是看分数的,我就感觉绩点的高点是出国有些人要求,或者有一个低标准2.0以上能毕业。对于上面有说同分问题,我的专业就4个人,四个人排不一样的绩点,在系统显示同分,但是小数点不一样,导致还是四个人不一样的绩点,从4.0一直排到3.0,四个档。然而并不知道出了这个规则我们4个人咋算[FACE WITH TEARS OF JOY]
那这种整个大学绩点制度不一样难道出国或找工作的时候还得跟人家狂解释吗。。感觉好不科学啊。这样的话均绩这个东西就没意义了,一个班的大家每年选的专业选修课不太一样那不是改革后多上课的人会普遍绩点比改革之前上这门课的人均绩高吗。。简直无语不是应该从2015级开始实施才科学吗
paul0166
2015/9/8 21:51:12
当时让提意见,归纳时也有一点就是很多人希望改成主流的分数划绩点,一方面留学方便,另一方面公平,减小竞争……
然后学校就改成了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也是醉了…
真的很讨厌这种竞争大的模式…=_=而且出国党还是无卵用,奖学金也不按绩点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