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为了喜欢的专业,放弃了更好的学校,来了却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只是在混,少了一份对专业的热爱,十分不明白,自己选择的专业为什么还不好好学。
身边的人要不就是每天抱着手机看片,要不就是拼命网购,刷朋友圈,每天窝在宿舍,作业能水则水,考试能抄则抄。这就是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吗?上课沉闷无比,表情漠然,下课叽叽喳喳讨论的又都是八卦消息,娱乐新闻。对时政漠不关心,眼界狭窄,知识匮乏。学霸刷教材,普通人沉迷于手机,没有看到有人读书,课外书!
总是吹嘘所谓的人文氛围,人文氛围不是小清新,不是拿着一本畅销书装一装,不是在图书馆喝咖啡,不是在草坪上拍拍照。没有心系家国的情怀,人文氛围只是小资情调。
这个学校缺乏理想和朝气,说踏实低调也并不确切,没有文科的胸襟抱负,没有理工科的严谨勤奋。小女生式琐碎心态。有多少人是为了能到魔都浪才选择这里?又有多少目标当老师的人将大好时光葬送在宿舍,在手机,只求混混混,毕业以后找个安逸的工作?
喜欢随口说华师北师,华师和北师差得远!学风普遍不如北方学校,遑论学术科研氛围;引以为傲的心理,教育,和基础学科,更是差得多;论知名度,显然北师在全国更响亮。又有什么好相提并论的?更别说和对面比了。
知名度才不是靠多办几个大会,多修几栋楼吹出来的,也不是靠吹什么爱在华师大,人文关怀出来的。一所大学的名声,应当依赖的是它优秀的学生和老师啊。破旧的宿舍并不会阻止大家向往北师,地处魔都也不会吸引多少真正优秀的有志青年来华师。
唯一令人安慰的是,到目前为止,老师的教学还是相当认真负责的,尤其是英语。但面对参差不平的学生水平,他们有时也无可奈何。
这所学校似乎被我描述得一无是处。我当然不否认学霸学神,以及有志青年的存在。但我描述的只是整体感受,普遍现象。少有人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多是随大流,我甚至无法与人分享将来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快乐。
也许一切只是我的成见,仍需时间来考验。也许是我目光太狭窄,缺少发现的眼睛。也许是我当初的选择有错,上海太现实,不适合理想主义,不适合搞学术。
你也许要说我学我的,和学校无关,但是在这里待四年,难免潜移默化。
所以,欢迎来喷,但要有理有据。也让我认识一下真正令人喜欢的华师,解开我的偏见。
吐槽完毕。
wz051720
2015/9/18 14:45:46
楼主大一吧?
sznbno1
2015/9/18 16:37:17
感同身受
qqpk0090
2015/9/18 20:56:30
请各位朋友指教,我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jizi65012
2015/9/19 5:05:29
每个环境都有各种各样的人 你并没有看见其他学校的真实情况罢了
你可以不爱这里 但请爱你自己 如果有梦想 做好自己便是 至少对于本科生 华师可以提供的条件与舞台足矣
juicefei
2015/9/19 8:42:10
楼主通篇表现了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应该有的素养,关心时政,认真学习,富有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对科学的向往。(然而以上都是我们写报告或者心得体会的常用慣语,事实上并没有卵用),
就像我们国家从来不缺批判家和政治家,让每个人说都可以从环境中批判出各种各样消极因素,批判出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然而都只是说说,并没有什么行动。一是能力不足,二是本来就是一个嘴炮主义,说的比唱的好听。所以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楼主是那一类,但是希望楼早点认清,然后付诸行动。在学习的路上本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寄希望在外界。
(如果语言有什么不恰当,希望楼主包容)
jiejie523
2015/9/19 11:52:40
楼主自己混错圈子了。
楼主把华师讲的很low。
但是就算在“很low”的华师。
楼主的位置就能够在前列了吗。
你积极参加活动就会发现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厉害的学长学姐。他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热情、负责任。
你见过晚上10点的图书馆吗?学生依旧很多,大家顶着寒风回宿舍。
你见过四教、二教的通宵自习室吗?有学姐学长常年驻扎在那里。
你见过深夜的河西二楼吗?有一大堆搞辩论的晚上跳窗回宿舍。
还有很多很多例子。
这个时候,楼主在哪里?
诚然有一部分人在刚进学校被花花世界略迷了眼拖慢了脚步。
不可否认走弯路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你已经来到华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怎么就断言这是华师这一家学校有的现状?北师就不是这样?
你怎么就凭你看到的眼前的推测整个学校的状况?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努力学习、有人社会实践、有人追逐梦想。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把自己的不成功一味推给环境的。换个环境你也未必能成功。
楼主未真正了解华师
也没有亲身经历过北师。
这种言论、不妥当吧。
我觉得有点偏激吧 但说的是真心话 我有时候会对自己失望
所以…你去过北师大吗?你在北师大生活学习过做过北师大的学生吗?我认识的本科北师大研究生华师大的学长学姐也没说过这样的话…
你又有看到每年拿国创市创的同学吗?包括你现在来到的论坛?你以为这个平台是靠我们平常刷刷手机搭建起来的吗?
我所看到的是,有的同学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方向,转向实习,大展自己在实战中的风采…有的同学喜欢科研,大一就申请了国创,潜心研究…有的同学第一年挂了科,但第二年逐步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同学或许在迷茫,但他们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质疑环境,质疑学校…
学校为你提供了很多资源,热爱学术的老师比比皆是…我父母也不止一次称赞,觉得华师大低调而安静的氛围很好。
大学更多的,不是看别人,是看自己做了什么。
【亚马逊Z.CN】亚马逊黑五,美亚优惠同步抢,海外购满199元最高返100元!
查看详情
妹子,放平心态吧~只要你愿意你每天都一样学霸一样生活,不要因为别人影响了自己
每次我晚上十点从实验D出来的时候,总能看到楼上有个灯还亮着。虽然我一学期大概只有三五次那么晚出来。不过每次晚上从樱桃河崖上走过去,总能看到那个亮灯的实验室。
楼主真是满满的优越感呦,但你凭什么只以你看到的去评判别人呢,别人也许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你说没人看课外书,人家看课外书为什么要告诉你?而且你根本没有理由比较华师和北师,除非你是去北师交流过或者是北师来交流的。最后,潜移默化这个词看上去很对,但我觉得只适用于意志不坚定之人。
我想不光是华师大,复旦交大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你就想想当初考大学的时候有多少人的目标是为了钻研学术,又有多少人是为了飞黄腾达?你想过财大的分数为什么那么高吗?你想过北上广高校的录取分数为什么普遍高吗?我对床舍友的同学能上南大一般专业,但他就是为了钻研学术选择读中国药科大学,他说我就是要做出点成就来。你可以回你以前的高中群发起群投票,看看又有几个人会为了钻研学术选择药大而不是南大。
上思政课,老师不也调查过最大的问题就是迷茫吗?为什么迷茫?因为当初绝大多数人就是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并不是为了钻研什么学术,所以进了大学以后没了目标就感到迷茫,就开始刷手机,刷朋友圈,网购等等等等。我承认这不是所谓的大学精神,但是就在英语课上老师还批判了现在的大学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教授,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钻研学术的教授吗?
大学是个小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朝那个方向努力就是了,越优秀就越需要承受孤独,加油吧
楼主想想几年前的辽宁文科状元,如果你对现实不满,1,你可以回去再来一遍;2,好好做自己。你会发现,华师并没有你说得那么不堪。
楼主说的很对,我曾经对学校的氛围也深恶痛绝,但作为一个过来人,建议不要因为这种环境,这所学校而自暴自弃,更不要以此作为自己不努力,沉沦的借口。慢慢你会发现,其实整个学术圈的风气都是如此。做好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则爱之。
makes001
2015/9/22 14:43:41
楼主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几乎就是所有大学的情况,包括隔壁的蛤交。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真正优秀的、努力的只有少数人,大部分人选择安逸也无可厚非。当然如果楼主有鸿鹄之志,就不要被环境影响。
xie7806
2015/9/22 23:10:07
鼓励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
你会发现身边有同学整天刷手机,没有目标,不去奋斗努力。这是事实不错。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里都会这样的厌学的孩子存在吧~ 我身边有一个还蛮不喜欢学习的姑娘,你看到她的时候基本都在刷手机或者睡觉。但你要是真和她讨论什么问题,你会发现她看待事情的角度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性真的很厉害!厌学只是暂时的。。还有的朋友志不在此啊!她可以花一整个下午做一道超级丰盛的菜。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再者说,别人过成什么样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真的是个努力用功学习的孩子,那你应该也会发现身边有同学把图书馆当作自己的家,说只会刷教科书的学霸,可能大家都太看的起自己了。在我看来,有些教科书真的很有用啊!
你真的想要搞学术,别人是影响不了你等等。就怕你只是想想或者只是特别想却不去做而已。
可能一开始的路上是孤独的。但是不要紧啊,你开心就好了。走的越久越远,还是会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不过我只是建议楼主多去发现身边的人的优点。这样你的不满会少一些。不要只用一种衡量标准衡量人。你会发现这个学校没那么你想象的那么差。
这是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跟大学无关,中国大学普遍这种情况,楼主语言过于偏激,如果觉得华师太菜,那就现在努力,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国外的学术普遍比中国强一个档次
如果真的说国内外教育的差别的话。我个人觉得应该是课堂氛围。
大家真的都是跟着老师在听在想在问。很少有看到一整堂课都在刷手机的同学。一在学生,二在老师吧。
有的时候在想如果国内的课堂氛围能像国外一样,我应该可以学到更多吧。毕竟这里的同学说出一些很厉害的话的时候有时候听不懂呢??
建议楼主,要吗赶紧适应环境,要吗赶紧回去考个其他学校,别把这种心结放心里,不然天天这样想自己苦闷不说,还耽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