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一:肩负古籍整理研究使命

- 人间四月天 LV.工兵
- 2022/7/22 16:50:37
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古籍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古籍整理研究是古籍“活化”的必要手段,让古籍更便于研究者利用,也更利于一般读者阅读。
继承古籍整理优秀传统——
古籍整理是一项关乎文化传承的工作。前辈学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学术规范,新时代的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应当继承这一优良传统。
举例来说,现在有不少古籍整理著作不用全式标点。这样固然给排版提供了方便,但假如不用专名号,古籍中的人名、地名、爵名等信息就没有办法通过标点很明确地呈现出来,容易混淆。这会给古籍整理著作的阅读者带来不便。
全式标点的传统是古籍整理的重要传统。能不能准确地运用全式标点来整理古籍,体现了古籍整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否全面。诸如《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历代朱子学著述丛刊》等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的著作,都采用全式标点。虽然整理难度大,但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探索古籍数字化技术——
从早期可检索的古籍文本数据库,到古籍OCR识别系统,再到古籍文本智能标点系统,技术可谓日新月异。目前,相关机构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古籍智能识别和标点系统,准确率可达9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古籍整理工作者的劳动力,使他们能够将精力投入“最后一公里”,让经过校点的古籍文本质量更高。
做好古籍普及传播工作——
新形势下,有必要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建议与社会文化重大事件相契合,如古代杰出文人学者的诞辰纪念、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化节日等,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作者丨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
继承古籍整理优秀传统——
古籍整理是一项关乎文化传承的工作。前辈学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学术规范,新时代的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应当继承这一优良传统。
举例来说,现在有不少古籍整理著作不用全式标点。这样固然给排版提供了方便,但假如不用专名号,古籍中的人名、地名、爵名等信息就没有办法通过标点很明确地呈现出来,容易混淆。这会给古籍整理著作的阅读者带来不便。
全式标点的传统是古籍整理的重要传统。能不能准确地运用全式标点来整理古籍,体现了古籍整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否全面。诸如《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历代朱子学著述丛刊》等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的著作,都采用全式标点。虽然整理难度大,但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探索古籍数字化技术——
从早期可检索的古籍文本数据库,到古籍OCR识别系统,再到古籍文本智能标点系统,技术可谓日新月异。目前,相关机构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古籍智能识别和标点系统,准确率可达9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古籍整理工作者的劳动力,使他们能够将精力投入“最后一公里”,让经过校点的古籍文本质量更高。
做好古籍普及传播工作——
新形势下,有必要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建议与社会文化重大事件相契合,如古代杰出文人学者的诞辰纪念、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化节日等,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作者丨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