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校区史上的2篇强文,不得不看

- 幸福盖饭LV.连长
- 2014/10/6 0:36:39
闵行校区奠基铭
作者:刘永翔
昔我择基,淞江之浦;今我迁庠,申江之浒。
曩所植林,夭桃秾李;丽娃之涟,泽及万里。
五十余年,授业传道;国之柱石,多吾所造。
教学科研,皆预一流;人争负笈,名播五洲。
生徒日众,不足回旋;思求广袤,以利薪传。
如龙之跃,终别故潭;如鲲之化,自欲图南。
沪郊之野,歇浦之曲;爰得佳所,书香堪续。
紫竹园中,樱桃河畔;有地千亩,宜修学馆。
其大倍旧,其气尤旺;更接芳邻,交大相望。
妙选梓人,为我设计;运其智珠,惬我心意。
状摹绿叶,楼绕清波;嘉树碧草,幽适弦歌。
讲堂轩敞,黉宇轮奂;哲社理工,气脉通贯。
吾校宅此,虎啸生风;雄图可展,看吐长虹。
延揽人才,培育英豪;创新探秘,与世争高。
此日奠基,弥天瑞气;他日落成,无往不利。

- 骑着蚂蚁看日出
- 2014/10/6 5:43:59
一学生应对而作
谏逐儒书
闻我国文系将徙于闵行,窃以为过矣!昔三百学子,集体离校,创立大夏——光大华夏;五卅惨案,“六三”事件,义愤填膺——光我中华。振兴中华之志,救国救民之举。大夏光华,岁月悠悠。大礼堂依旧,文史楼尚存!
忆我国文系,名师荟萃,众星云集:昔有鲁迅先生授课三一五,胡适先生奔走文史楼;徐志摩行吟丽娃河畔,钱钟书徘徊梧桐树旁。今者,施先生仙逝不久,徐、钱二公尚在。几代国学大师,靡不汇集于此,何者?气氛也。
文理有异。文科,非成于朝夕,非立于暮旦——有赖以生存之根基也。非特我国文,文史哲皆然。吕思勉先生史风遗存,冯契先生哲思照人。国文如高楼,一砖一瓦,逐日堆砌而成;国文如大树,一水一肥,逐年浇灌而长。今迁我国文,如抽大厦之砖瓦,如拔大树之根基。可乎?狂澜即倒谁人挽,大厦将倾无人扶!
呜呼!国文之根,已然断矣!
彼闵行者,南蛮之地也。自古以来,皆以南为驱逐流放之所——屈平逐于汨罗,河东流于柳州,皆之于南也。可怜坡翁,一迁再迁,至于南之又南——澹州也。今南迁我国文系,其意已不言自明。古今文人之命,盍至于此?彼蛮荒之地,楼舍未建,道路未筑;山野村夫,四面埋伏;窈窕淑女,辗转思服。今去我文弱书生,岂非羊入虎口?望三思而后行。
千般难舍,万分留恋。最难舍者,丽娃河水也;最留恋者,夏雨飞烟也。北大未明湖,师大丽娃河。河之不存,名将焉附?“此有碧波荡漾之丽娃河,此有鸟语花香之夏雨岛”,当初填报志愿,左右彷徨,见师大招生手册,赫然印有校长之辞,故欣然往矣。叹如今,丽娃河水未饮,夏雨鸣蝉未闻,即逐我而去,何也?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行也。
若逐我而去,文史大楼为我倾!
若逐我而去,夏雨命蝉为我止!
若逐我而去,丽娃河水从此滞!
念我国文系众师长,又须终日奔波南北之间,居无定所,食无定处,岂非苦其心志,牢其筋骨哉?
秦皇虽庸,见李斯《谏逐客书》,尚存些许英明——不知王先生孰与秦皇??

- 慕枫浩
- 2014/10/6 9:04:44
??

- erong00
- 2014/10/6 16:31:09
不想世间尚有此等人物,未尝睹其尊容,闻其宏论,恨矣!
闵行之地,蛮荒烟草遍地,蓬蒿苦艾纵横,诚非修文之所??

- xiaoxiao20
- 2014/10/6 17:09:22
N年前就见过,加精

- wz051720
- 2014/10/6 22:21:23
《沁园春 闵行校区》
闵行风光,
千米沙扬,
万米尘飘。
望宿舍内外,
荒原茫茫;
校园上下,
民工滔滔。
路间野花,
田头蒿草,
欲与学子试比高。
须晴夜,
机车轰鸣,
分外喧闹。
师大如此糟糕,
引无数学子皆中招。
惜同济交大,
美女稀少;
华理上大,
学风太糟;
一代名校,
上海复旦,
终究只是虚名高。
俱往矣,
数破烂大学,
还看本校。
2004

- susanqoqo
- 2014/10/7 3:17:03
??

- yic88
- 2014/10/7 10:46:32
沁元春真是说到我心里了.

- 音乐虫子
- 2014/10/7 13:43:44
靠!鄙视!
有本事去读剑桥、牛津啊!
那没民工美女多!
现在的大学生就这素质??

- anyejl
- 2014/10/7 21:14:44
诋毁你就读的学校,就代表诋毁了你自己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