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师范向左 综合向右?—华东师大定位与发展
  • 浏览:1841 评论:22 人

  • 鉴于最近不断有部分网友提出改名,合并等意见,有感于此,谈谈我对此的一些想法。

    2006年,华东师大悄然步入985的行列,也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调整为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师范 综合,按照传统院校分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学。然而作为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无论是在学科设置和发展水平上与传统的综合大学,并无明显的差异。

    传统的师范大学一向以师资培养为目标,文理学科见长为特征。在90年代前,以人才培养质量与文理学科的水平论,华东师范大学当仁不让是中国一流的大学。然而时过境迁,对大学的评价不再以其实际的水平为据,在经济领域的辐射力和其产出的人力资源的社会适应性成为核心指标。与此同时继50年代的院校调整后,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风潮,一些新型的综合大学应运而生。
    华东师范大学不得不在探索中调整自己办学的方向,非师范专业的建设,文理学科的渗透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设置,以理工学科为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构成了师范大学转向的主要内容。
    如果仅从学科设置、学科发展水平上,华东师大与传统的综合大学无异。也许会有人说我们早已不是师范大学,本科生中的师范生连一半都不到,我们是综合大学,可社会还是以传统的眼光评价师范大学和师范大学的学生,毕竟我们还顶着师范大学的招牌。改名?合并?对一些师范大学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诸多师范学院、师范大学都纷纷改头换面。但对于华东师大,则是轻易放弃历史,放弃品牌价值。 

    那么师范与综合如何整合?如何协调?

    师范是特色,综合是目标。
    华东师大素有中国基础教育的国家队,中学校长的黄埔军校之称。是我国教育理论创新的策源地、教师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育决策咨询的思想库、优秀教师的培育基地、国际教师教育的交流平台,在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国家重点建设战略,在不断调整,从支持高校,到支持学科平台建设。没有特色就不可能争取更多的平台资源。虽然华东师大的基础学科实力不俗,但与北大复旦南大武大南开北师相比,仍有许差距。从这个角度看, 放弃师范就是放弃特色。从华师大最近推出的各项改革,均是针对师范。师范是华东师大的一张王牌,就看如何打好这张牌。
       
      师大的发展定位
    至少目前来看,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利用教育学科与文理基础学科的综合优势,高水平服务基础教育,积极发挥教师教育的引领作用,是切合实际的。

    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类型定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层次定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学科定位:发挥文理基础学科优势,凸显教师教育特色,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若干新兴交叉学科的新突破;推进学科整体发展,形成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布局。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导向,为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中国教育家的摇篮和科研创新的基地,在创新型国家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再次重申个人不支持任何的改名与合并

    从现有情况看,学校改名或者合并微乎其微。改名需要重塑品牌,得不偿失。而且华东师大是中国保持建校时校名最长的大学??




    改名是没有信心表现,只要真正是师大人都不会赞同改名。
    试想已经毕业的校友看到自己的校名不复存在,他们的学历含金量就会降低。
    而那些喜欢挑拨离间,把合并改名挂在嘴边,都不是师大的学生。大家不要上当??